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

发布时间:2015-04-09点击数:5486

   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今启动网络投票


 官方投票网址:http://ynwh.pingxuantop.com/poll.html?id=15092486561b646c919&code=116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于近日评出100个初选入围品牌。从4月8日起,云南网、云南文产网将公布100个入围品牌并开放网络投票10天,社会各界可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蕴含独特云南魅力、体现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近年来,云南形成了以“金、木、土、石、布”为重点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涌现了一大批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村落、企业和知名品牌,为做强做大云南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于今年3月1日启动“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通过全省各州市文产办、文化企业自荐和网络推荐,共有138家企业报名参与评选。
    4月3日,由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工信委、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及媒体等单位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评委会根据评选标准,确定出了100个初选入围名单。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孔雀牌”、剑川兴义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兴义”、云南易门华盛瓷业有限公司“龙泉”、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黄龙玉”、昆明憨夯民间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憨夯”等分属我省“金、木、土、石、布” 特色文化产业中的知名品牌在列。
   4月8日起,云南网、云南文产网将对入围品牌进行公布,开放网络投票10天(信息服务费1元/票),按照评委会专家打分占70%,网络打分占30%的比例,经过复选、终选、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届时,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将公布“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获得者名单,并向知名品牌获奖企业颁奖。

投票规则
    为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积极传递正能量,踊跃票选您心目中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为了杜绝刷票,恪守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经组委会研究决定,本次网络评选活动只开通“网络投票”一种投票方式,具体规则如下:
1、为确保投票信息准确性,网络投票采用实名+手机号码方式进入,同一个手机号码仅限登录投票一次。
2、投票方式:点击投票按钮后,按提示操作,方可为支持的品牌投票(投票成功收取相应信息服务费,资讯服务费:1元/票)。
3、为便于计算得分,系统会自动把每个品牌得票数换算为分值。由于满分上限为30分,品牌得分会随着总票量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若有疑问,请拨打下方联系热线咨询。
4、评委会将按照专家意见按70%权重,网络意见按30%权重计算,产生30名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候选名单。
“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选活动网络评议投票时间为4月8日中午12:00至4月17日下午18:00。
活动咨询电话:0871-64160908。

***** 3月1日,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将评选蕴含独特云南魅力、体现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近年来,云南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掘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借助不懈的创意创新创造,形成了以“金、木、土、石、布”为重点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涌现了一大批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村落、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了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促进云南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创新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特色鲜明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聚集区,做强做大云南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将于今年3月至4月举办“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
     本次推荐评选活动邀请省文产办、省商务厅、省工商局和省质监局为指导单位,并成立了组委会、评委会和组委会办公室,评选范围包括以“金、木、土、石、布”为主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金”指金银铜锡等金属类工艺品;“木”指木竹藤草工艺品;“土”指陶瓷泥塑工艺品;“石”指石雕石刻石材工艺品;“布”指染织刺绣等布类工艺品。
本次评选活动在各州市文产办、文化企业自荐和网络推荐相结合进行初选的基础上,再由评委会经复选、终选、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届时,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将公布“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获得者名单,并向知名品牌获奖企业颁奖。
    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方案
    评选范围
以“金、木、土、石、布”为主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
金:金银铜锡等金属类工艺品。
木:木竹藤草工艺品。
土:陶瓷泥塑工艺品。
石:石雕石刻石材工艺品。
布:染织刺绣等布类工艺品。
评选条件
A 基本条件
1 符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类别的文化产品;
2 符合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金木土石布”5个门类的文化产品;
3 企业在云南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受商标法保护的文化产品;
4 近两年来,品牌所属企业无消费者重大投诉等违法违纪行为。
B 标准条件
1 在本行业同类产品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影响力、引导性、示范性的文化产品品牌;
2 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大,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社会信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品牌;
3 具有独特鲜明的云南特色、民族风格、技艺精湛、工艺超群、具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品牌;
4 构思设计独特新颖、造型精美,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的文化产品品牌。
C 加分条件
1 继承、挖掘、开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为云南独有、特色显著、工艺考究的文化产品品牌;
2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技术、制作、工艺、材料的使用上有重要新突破的文化产品品牌;
3 在国际、国内、省内重大评选活动中获奖的文化产品品牌;
4 主要市场在国外,有较强出口创汇能力的文化产品品牌。
评选程序
本次评选活动在各州市文产办、文化企业自荐和网络推荐相结合进行初选的基础上,再由评委会经复选、终选等程序,最终确定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
 A 初选
时间:3月1~20日
1 3月1日前,在云南日报、云南网、春城晚报、云南文产网上发布评选活动新闻、评选范围、评选标准等,初选工作启动。
2 由全省各州市文产办组织推荐,每个州市推荐不超过10名;企业向所在地文产办报名自荐,所在地文产办确认后进行推荐;在云南网设置专题页面,读者网民可进行推荐。
B 复选
时间:3月21日至4月20日
1 由组委会成员与评委会成员共同组成评委会。对照评选标准,由评委会确定100名初选名单。
2 评委会进行首轮复选(评委会意见按70%权重进行计算);同步进行网络评议(网络意见按30%权重进行计算),产生候选名单(30名)。
3 公示。在公示环节出现不良反映并经查属实的,评委会对其进行替换。
 C 终选
时间:4月21~30日
4月21日前,最终确定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获得者。
D 颁奖
4月30日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公布“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获得者名单,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向获奖企业颁奖。
获奖企业将成为省文产办推荐参评国内外文化产业相关奖项的重点推荐企业;省文产办将优先推荐获奖企业参与国内外的文化产业盛会。
宣传报道
在评选活动各阶段,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网适时发布活动相关消息,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影响和声势;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网、大观周刊选取不同视角,不同时间节点,对本次活动及相关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进行集中宣传。
组织机构
 A 指导单位
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工商局
云南省质监局
B 组委会(名单略)
C 评委会(名单略)
D 组委会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新闻路337号云南日报3楼320室
电话:0871-64102665
联系人:周文璟
报名表下载网址:云南网(www.yunnan.cn)、云南文产网(www.ynci.cn)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2015年2月27日    

*****2014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金木土石布”5个门类的发展布局一经亮相便在业内取得充分共识,在市场上引发了关注和共鸣。找准定位、盘活资源、遴选产业、推出大师、锻造品牌、加强融合、多渠道展示、完善营销体系,云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在生态中创意,低碳发展,助推了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并惠及民生,成为云南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力。
    一是应势而为的产业发展布局。2014年,云南创造性地确立了“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通过数代人的“守艺和创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形成了既有充分文脉传承又影响辐射国内外的金、木、土、石、布“五韵盛景”。计划到2020年,把“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打造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培育出多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示范区。使其成为带动就业、活跃文化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升云南文化影响力的惠民产业。
    二是树大师树品牌。“打造品牌,大师支撑”,我省在2014年继续加强民族民间工艺品大师、领军人物、知名品牌、龙头企业的遴选塑造和宣传推广,使更多的工艺大师崭露头角,享有名号,实现大师效应和品牌带动,提高了云南特色文化产品附加值,为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2014年12月,“云南特色工艺创意设计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在云南艺术学院开课。研修班还将继续推出“陶艺”、“布艺”、“石艺”、“综合材料”等创意人才的高端培训交流。
    三是展会与电商实现线上线下助推产品营销。2014年,云南特色文化产业不断探索市场推广,一方面在国内外展会上频频亮相,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大力探索新的电子商务营销和展示平台,利用一切机会走向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不断引导、培育、打造,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走出去”和文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云南企业生产的民族手工刺绣、扎染、民族娃娃、布艺包、斑锡、斑铜、乌铜走银等特色工艺品已经在海外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文化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积极探索与淘宝、天猫、猪八戒网等全国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合作,组织了云南文化产品网店店主故事分享会、云南文化产品淘宝大学培训班、云南文化产品网店店主采购会、云南文化产品淘宝拍卖会等活动,为云南文化企业搭建网上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为云南文化产品开拓电子商务销售渠道进行了有益尝试。
四是经济效益明显民族传统技艺惠民成果突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不仅激活了传统民间文化,造就了大批知名民族民间工艺品村,使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发展,还带动了众多从业人员,农民家庭增收效益突出。石林彝族自治县阿着底村刺绣产业带动了千家万户就业从业。摸索出绣品厂+协会+会员的刺绣产品运作模式。2014年,石林阿着底村的普氏刺绣公司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拿下诚意订购金额1.4亿人民币,实际完成订单7200万元。刺绣协会旗下的会员已辐射到楚雄州、文山州和红河州的部分乡镇,共带动正式会员3200人,绣娘平均月收入达2200元。
 

*****2014年11月29日,世界最大规模的手工艺品展——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品销售展上,来自石林阿着底的刺绣惊艳了西方客商,这一有着彝族撒尼人血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强大的市场魅力,斩获200多万欧元订单。去年10月,世界工艺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云南根艺销售首次突破100万元,预定200多万元,单位销售数量达到各省之最。
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的产业发展规划,“金木土石布”5个门类的发展布局一经亮相便在业内取得充分共识,在市场上引发了关注和共鸣。找准定位、盘活资源、遴选产业、推出大师、锻造品牌、加强融合、多渠道展示、完善营销体系,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在生态中创意,低碳发展,助推了云南区域经济发展并惠及民生,成为云南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动力。
     金、木、土、石、布
     应势而为的产业发展布局
有着丰富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云岭大地,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花开遍地。2014年,根据省委分管领导创意,经组织专家研究论证,云南创造性地确立了“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通过数代人的“守艺和创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形成了既有充分文脉传承又影响辐射国内外的金、木、土、石、布“五韵盛景”。按照材质划分,“金”包括斑铜、斑锡、乌铜走银、珐琅银器、银饰及民族刀具等金属类工艺品;“木”包括剑川木雕、红木木艺、根艺、竹编、藤编、草编等木竹藤草工艺品;“土”包括建水紫陶、华宁釉陶、易门陶、香格里拉尼西黑陶、傣族曼仑陶、滇中彩陶等陶瓷工艺品;“石”包括翡翠苴却砚特色石砚、麻栗坡祖母绿、马关石榴石、保山南红玛瑙、怒江碧玺、腾冲火山石工艺品、会泽迤砚、昭通紫砂石壶等石雕石刻工艺品;“布”包括彝族、苗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布依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壮族、基诺族等多民族刺绣以及扎染、蜡染、织锦等布类工艺品。我省计划到2020年,把“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打造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培育出多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示范区。使其成为带动就业、活跃文化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升云南文化影响力的惠民产业。
    为助推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2014年,文产办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积极将“金木土石布”推向前台。“建水紫陶传家宝设计大赛”和“书画名家走进千年建水紫陶”活动,扩大了建水紫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陶瓷界的影响力。“华宁陶拉坯邀请赛”进一步提升了华宁陶的品牌效应。“针尖上的云南刺绣大赛”暨“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评选活动,提振了我省多民族刺绣行业的信心。“文化产业特色企业、特色村寨、特色协会”评选活动,扩大了我省特色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
大师和品牌
    为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打造品牌,大师支撑”,我省在2014年继续加强民族民间工艺品大师、领军人物、知名品牌、龙头企业的遴选塑造和宣传推广,使更多的工艺大师崭露头角,享有名号,实现大师效应和品牌带动,提高了云南特色文化产品附加值,为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4年12月,由云南省文产办主办的“云南特色工艺创意设计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在云南艺术学院开课。云南16个州市的125位有突出成就的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县、市、州、省、国家级的工艺大师,专业从业者、产业管理者汇聚一堂,认真聆听国内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及设计创意名家授课。文产办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拓展云南工艺大师在专业上的创作维度,提升其对创意产业的深度认识,也为进一步宣传创意成果变为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发展途径。今后,研修班还将继续推出“陶艺”、“布艺”、“石艺”、“综合材料”等创意人才的高端培训交流。
    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和可见的市场回报令社会资本对云南特色文化产业怦然心动。个旧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产锡资源城市,该市正在按照“打造文化品牌、做大规模、整合优势、培植产业”的思路加快步伐建设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的品牌影响力,打造锡品牌工艺,培育我省的金属工艺科学研究生产基地。目前,红河金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的金易文化园已初具规模。整个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计划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至2017年,项目产值达到3亿元,到2020年,实现产值达到10亿元。
    “土生金”,对云南陶艺产业的看好让建水紫陶最近两年被资本一路追逐,建水鼎悦房地产开发公司在2014年主动从房地产企业跨界,希望从文化产业中获得发展新动力,目前由该企业投资打造的“龙窑千年紫陶大街”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龙窑大街将以全新的面貌,独特的运营理念和方式,融入到建水的文化旅游业和紫陶产业的发展中,为建水紫陶产业发展创造一个有文化传承的高端展示平台。
展会与电商
    线上线下助推产品营销
    2014年9月11日,云南翡翠电商杨牧仁在微信里发起众筹,短短30小时内,报名人数就多达220人,筹集资金高达千万元。一时间,翡翠众筹成为业界热门话题。对于珠宝业首个众筹项目,业界认为这样的融资方式或将为云南玉雕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众筹参与者有雕刻师、毛料批发商、直接的消费者,大家集思广益,可以对原材料的工艺性、销售渠道等起到最大化的挖掘作用。2014年,云南特色文化产业不断探索市场推广,一方面在国内外展会上频频亮相,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大力探索新的电子商务营销和展示平台,利用一切机会走向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
    2014年8月,“创意云南2014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昆明成功举办,全省16个州市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不俗的成交销售结果和展会影响,大大提升了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品的整体知名度及竞争力。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九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海自贸区文化授权交易会……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均赢得满堂彩。此外,云南更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化市场,亮相2014年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品销售展。通过不断引导、培育、打造,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走出去”和文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以昆明憨夯工艺品公司、云南花猫民秀经贸公司、云南三彝扎染公司、红河金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云南企业生产的民族手工刺绣、扎染、民族娃娃、布艺包、斑锡、斑铜、乌铜走银等特色工艺品已经在海外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文化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2014年,云南省文产办积极探索与淘宝、天猫、猪八戒网等全国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合作,组织了云南文化产品网店店主故事分享会、云南文化产品淘宝大学培训班、云南文化产品网店店主采购会、云南文化产品淘宝拍卖会等活动,为云南文化企业搭建网上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为云南文化产品开拓电子商务销售渠道进行了有益尝试。
经济效益明显
    民族传统技艺惠民成果突出
   “长湖镇绣女张兰芳,2014年从绣品厂(普氏民间绣品有限公司)领取了8.6万余元工资,过去家里主要靠种地维持生计,近些年刺绣让她赚了钱,家里又开了农家乐。”石林县文产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产业不仅激活了传统民间文化,造就了大批知名民族民间工艺品村,使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发展,还带动了众多从业人员,农民家庭增收效益突出。
    张兰芳8.6万余元的刺绣年收入只是阿着底村刺绣产业带动了千家万户的一个缩影。这个村的刺绣产业在村长普菲的带领下,摸索出绣品厂+协会+会员的刺绣产品运作模式。2014年,石林阿着底村的普氏刺绣公司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拿下诚意订购金额1.4亿人民币,当年实际完成订单7200万元。随着“阿着底”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越来越多粉丝,刺绣协会旗下的会员已辐射到楚雄州、文山州和红河州的部分乡镇,共带动正式会员3200人,加上松散型会员达到8700人,其中,成为正式会员的绣娘平均月收入达2200元,松散会员平均月收入1500元。
    2014年9月,光明日报社和云南省委宣传部共同签署《共建特色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搭建一个集中政府、学界、媒体资源的开放式平台,为云南省的特色文化建设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统筹推进特色文化商品和服务贸易,鼓励和支持云南特色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特色文化产业“走出去”格局,走出一条开拓创新的新途径。
亮点
    云南“玩泥巴”的历史和未来
    云南的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4000年前,云南就有了制陶:烧制温度800℃左右的傣族原始手工慢轮制陶;烧制温度900℃左右的香格里拉尼西黑陶;烧制温度1200℃左右,古朴拙雅的建水紫陶;烧制温度在1250℃美轮美奂的华宁绿白釉彩等等陶器闻名于世。其中,建水紫陶以“手工拉坯、名人书画、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而名列前茅,器形具有“质如铁、亮如镜、润如玉、声如磬”的特点,使其以“盛食物而隔夜不馊,泡香茗而味美纯正,插鲜花而经久不凋,栽盆景而其根不烂”闻名。

[上一篇]:习近平云南重要讲话
返 回[下一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间技艺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