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间技艺
发布时间:2015-04-08点击数:3030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间技艺
承千年灵韵展品牌魅力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个旧就有不少锡工艺人在探索恢复斑锡技术,直至个旧斑锡工艺美术公司成立后,经过查找大量历史工艺资料,并与金属研究方面的专家配合,多次反复实验,终于研究出了一套传统斑锡技术,并成功将历史上“赤斑”带有“年轻之久”的时间性及偶然性形成了可实现的工艺,使古老的传统锡工艺品再现生机。
毕生的锡工艺之路
走进国家3A级景区——云南斑锡工艺品馆,可以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有大水车、风车房子、古老的火车轨道等,还可以听到工作室里传来的阵阵叮咚声,那是技术大师在制作斑锡工艺品时发出来有节奏的声音。
云南斑锡工艺品馆位于个旧市大屯镇个屯一级公路旁,它也是云南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
目前,斑锡技术有两个传承人,云南省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红河州级传承人:云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徐云勇。
说起斑锡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赖庆国别有一番滋味。他的一生都与斑锡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我接触斑锡的时候,这项技术已经失传了。”赖庆国说,当时的锡工艺美术大师们知道的都不全,没有整套的斑锡技术。
后来大家互相交流了一下所会的技术,并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在经过多次研究和实践后,失传的斑锡技术得以还原。
“在还原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突破,掌握了新的技术。”赖庆国说,以前的斑锡是一种偶然,当今的斑锡则是一种必然,技术也实现了可控。现在的斑锡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增强了表面抗氧化功能,还注入了现代时尚、民族文化等元素。
倾囊相授培养人才
为了让斑锡技术一直传承下去,斑锡工艺技术大师们都会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1993年6月,赖庆国收了一位徒弟,他就是后来的斑锡州级传承人——徐云勇。由于自小对美术工艺的追求,那年徐云勇考入了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厂。
“当时在赖庆国、龙霖、吴满荣等多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传统锡工艺设计、制作的整个流程。”在10多年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徐云勇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工艺技术水平,工艺鉴赏和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多年后,他参与设计、制作的多款作品进入了“99世博会”的国礼评选,最终入选为国家领导人馈赠国外宾客的礼品。
如今,云南斑锡工业品馆已成为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红河学院美术学院的实训基地,每个学期开学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此进行实训。
“已经记不得这是来实训的第几批学生了,这么多年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是实际留下来的人很少”赖庆国说。
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很多,也许是工资机制问题;也许是他们还年轻,心未定;也许是并不是真的那么热爱……
而注入了红河州民族元素的斑锡工艺品,成了云南旅游特色文化产品,备受游客欢迎。
据赖庆国介绍,沙甸片区有一家名为“金彩陶瓷文化实业”的公司,重点发展回族文化,主要以陶瓷、锡工艺品围绕民族文化发展产业。向这样崛起的公司还有很多,用这些注入我州文化底蕴的产品打响我州的文化产业,以旅游业为依托,带动锡工业和当地老百姓经济的发展。
“以前斑锡工艺品是以民间工艺品的形式在街边摆摊销售的。”赖庆国说,拓展新技术,用产业化发展模式代替传统手工作坊模式后,如今,已实现规模化销售。近年来,个旧锡工艺生产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流动资金不足,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差。对锡工艺产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不够,企业难以做强做大,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弱,人才缺乏。
*****斑锡生辉映古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以科技手段研发出新材料“斑锡”后,有意进行技术转让。当李定邦、龙霖、赖庆国等人知道这个消息并了解了“斑锡”的性能特点后,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了其中隐藏的商机和发展前景,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牢牢抓住这次历史的机遇,开发新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成为他们当时的想法。他们果断花了10多万元买下了这项专利技术,赖庆国不图安逸,冒着风险下海经商办企业。1992年赖庆国与人合作,着手创办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厂。要知道,这是在中国唯一一家采用中国斑锡发明技术,并获全国范围排他实施许可的锡制高级金属工艺产品的专业企业。这个决策,在今天看来,他们是有勇气和胆识的,他们是地方上较早地把艺术行为与商品意识融为一体的先行者之一,同时也是一群把传统锡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并浸润到企业发展之中卓尔不群的开拓者。
那么,“斑锡”为什么能吸引赖庆国先生,使他敢于下抓手呢?原来,“斑锡”是一种特殊的锡工艺,一种高纯锡表面的物理转换过程。锡制品经过加工后,其结晶会受到破坏,经过重新结晶和工艺显斑处理,使锡制品表面重新产生结晶呈现出黑、白、灰等不同明度和多层次变化的斑块,闪烁着不同的光泽,使锡工艺品由过去传统单一的色调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色泽愈来愈显现出锡金属的质地,变得更加雍容华贵。“斑锡”新技术的出现,改变锡器外观的视觉效果,增加了锡工艺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使锡工艺品得到了质的升华。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知识储备的人,赖庆国要搞“斑锡”工艺,这在我国锡工艺美术界来说,那是一件天开物启的事情,不是光凭胆量和勇气就可以成功的,还要有谋略和智慧。在当时的市场上,“斑锡”为何物人们知之甚少,为了拓展市场,让人们逐步了解“斑锡”,他在以“斑锡”工艺作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把试制的一些工艺品在个旧街头设柜宣传展示,征求意见。这种“斑锡”工艺品一出现,让见惯了传统锡工艺品的人们耳目为之一新,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意见。看到第一代“斑锡”工艺品受到青睐,赖庆国信心更足了。赖庆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云南不缺文化,云南不缺艺术,但云南缺少品牌。”为了打造云南品牌,那一段时间,赖庆国对“斑锡”工艺品的研究简直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每到外地出差,他都会悄悄的跑到古董市场,设法购买到一些有传统特色的锡制工艺品,带回来悉心研究其造型艺术和加工工艺,吸取其精华,拓展思路。他还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商品设计艺术综合理念,花大量的时间深入山区民族居住区作田野考察,体味大自然的真趣,收集民族文化素材,获取养分和支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学习思考之后,赖庆国认识到,要在锡工艺品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云南民族文化作为主创艺术形象,两者彼此兼容,通过商品设计得到强力表现,才能赋予斑锡工艺品以生机与活力,使其变得超凡脱俗,生产出既可以作为实用品,又可以作为艺术品珍藏的高端产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国外锡工艺进入我国市场后,国内锡工艺品市场迅速崛起。进入21世纪以后,以个旧为代表的国内锡工艺产业相继发展起来,经过技术改造,其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赖庆国等人加快了研制的脚步,通过几年的磨砺与挑战,其团队研制成功的“斑锡”工艺品,所有产品均按优质锡器的最高国际标准制造,产品使用个旧自产的出口免检99.9%高纯锡生产,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高科技技术,经过制模、精铸、挫平、打磨、焊接、手工抛光、显斑及抗氧化腐蚀等几十道工序精制而成。赖庆国先生与他的团队一共开发了酒具、茶具、烟具、奖杯、装饰画等400多个品种。这些用浓浓的人文情愫和乡土气息来装点的斑锡工艺品尤以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纹式独特新颖、质地肌理丰富而著称,成功展现了“斑锡”工艺色泽斑斓晶莹的艺术魅力,使得人无我有的“斑锡”制品得到提升和凝炼后,成为经典时尚的工艺品走出深山,登上大雅之堂,并以独特的魅力让世人倾倒。其产品大部分在省外销售,还有不少的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地区,扩大了云南传统工艺品的影响力。
赖庆国先生以他那执着的追求,将“斑锡”技术深化和应用到锡工艺品的制作中,将现代科学技术与几百年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尤其在锡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面的综合文化表现力的特殊运用,破除了我国几百年不变的锡工艺品单一传统模式,直接影响了锡工艺美术产业的工艺运用基础和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我国锡工艺品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赖庆国先生凭着自己的胆识和修为,在融合与超越的艺术之路上艰难地跋涉,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业内人士评论为“唯文化”的“塑美”主义者。
1992年,由赖庆国先生指导制作的斑锡系列工艺品参加全国“星火计划”展,获农业部“星火计划”奖;1999年他瞅准“世博会”在昆明举办的市场商机,积极运作“世博会”商业系统工程,设计指导制作的斑锡系列工艺品,被“世博会”组委会认定为99昆明国际博览会唯一指定产品。这是他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力与自己的品牌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中国斑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向市场纵深推进的成功尝试。
2002年至2003年设计和指导制作的斑锡系列工艺品,获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二等奖,同年设计指导制作的斑锡系列工艺品获云南省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2004年被评为经济师,同年专门为我国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设计的国礼“钓鱼台锡茶筒”沿用至今;2005年先后被个旧市政府和红河州政府推荐为民族民间工艺保护人,同时被个旧市评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2006年4月被云南省授予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07年1月被国务院九部委联合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2008年10月,云南省举办的第二届“工美杯”在昆明举行,赖庆国选送的斑锡茶贮“古滇神韵”荣获金奖,同年公司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南省优秀文化企业奖”,赖庆国荣获“云南省优秀文化企业家”称号;2009年5月18日,他的斑锡作品“古滇神韵”在由国家文化部、商务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创意金奖”;2009年11月,“古滇神韵”,在杭州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特别荣誉奖,同年,斑锡项目被公布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用商标“龙形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另一“斑锡·龙”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10年至2011年间,赖庆国等人创作的斑锡制品“斑锡九龙塔敦”及“祥龙瑞象三足斑锡香炉”分别荣获十一届、第十二届“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锡镶陶黄釉坛“红河风情”获全国旅游商品金奖,为云南省唯一。
近几年来,个旧市委、市政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锡文化产业向集中、集群、集约方向发展,提出了建立“国际锡文化名城”的总目标,大力推进“红河·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创意产业园”地址选在个旧大屯工业区,总体规划预留占地面积500亩。目前先以原大屯农场场部为园区第一期发展用地,第一期工程占地15亩。红河金易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公司联合,以赖庆国作为公司董事长带领的团队为实施主体,制定了以“以极点带动全局,以园区促进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参与了创意产业园的运作实施。到2012年4月,已投入建设资金400余万元,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锡工艺品生产基础设施及部分展示功能区等主体建设已初步完成,下一步将开始文化项目融入,包括:旅游观光接待、民族文化推广交流、民族文化项目发展策划、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商品生产基础建设的全开放式园区文化发展项目。“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以来,2011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列入全省首批12个“云南省文化产业创意示范基地”之一,2012年荣获云南省最具创意的文化产业企业称号,同时,还成为了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红河学院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赖庆国先生作为无党派人士,他现在是省管专家,是目前国内锡工艺界唯一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人才中的杰出代表,是在全国金属工艺品行业中有着一定影响的人。他曾经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金属工艺类的专家评委之一,参与对阿昌族户撒刀保护项目的评定。他工作十分繁忙,每年都要参加几次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每两三年就要出国考察一次,以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的相关学术动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赖庆国先生现在还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红河学院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个旧市政协委员、个旧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等多种社会职务。
勇于尝试创新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意义,爱恋乡土的情怀在他的心中点染未尽。在谈到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打算时,赖庆国先生谦虚地说:“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个旧锡文化滋养了我,是时代给予了我施展才能的机遇和不竭的动力,是品牌和信誉使我赢得了市场。大师不光是一种荣誉,一个称号。大师的职责在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在搞好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引领手工艺人、匠人向艺术家转变,促使工艺美术品向艺术品转变。同时,还要担负起发展一方经济,带动一片产业,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的责任。我与别人最不同的一点在于,我善于把现代化的科技及现代生产、管理手段用于传统工艺上,开发出新产品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在营销、宣传等方面也引入现代的理念,建立强势的民族工艺品牌。”如今,赖庆国先生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依托已经创建的“红河·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把锡工艺品这张金色的名片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促进当地由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以体现地方文化的软实力。并打起云南民族品牌发展的大旗,引领市场潮流,以斑锡工艺品为基础,整合云南各种民族特色工艺美术品,在昆明打造云南工艺美术文化体验中心、交流中心,做大“滇”字品牌,让各类零散的云南工艺美术品集中亮相,展示实力,进一步推动云南民族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