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古歌》
来源:哈尼古歌作者:哈尼古歌发布时间:2015-03-27点击数:4973
5月1日,2015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开幕,中国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仪式结束后,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古歌”演出团登台表演,成功亮相世博会。
当天上午,参加开馆仪式的中方代表、外宾及游客近200人进入以梯田造型设计的中国馆主题剧场观看了演出,“哈尼古歌”演出团的演员们为来宾表演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作舞、《哈尼哈巴》和棕扇舞。首场演出虽然仅5分钟,却获得了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开幕首日演员们共演出5场,场场爆满,吸引了1000多名各国观众。
演出团共有8名演员,其中一名是元阳县攀枝花乡硐浦村农民李有亮,其余分别来自元阳县文化传习馆、绿春县文体局。作为中国馆唯一的驻场演出节目,《哈尼古歌》将在为期半年的世博会期间每天演出6场以上,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云南独具风采、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
《哈尼古歌》成为米兰世博会驻场演出
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
每天都在中国馆驻演 且每天演出不低于6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26日,红河州《哈尼古歌》成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惟一驻场演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省委外宣办主任田虎青主持发布会,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伍皓作新闻主发布。
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将于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
伍皓在发布会上说,在世博会这个多边重大国际舞台上,各国除了在场馆和展览上激烈角逐外,竞争的另一焦点就是文化的展示、展演。中国馆将展演什么足以代表中华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全球都在翘首企盼。红河州意识到米兰世博会将是一次难得的重大机遇,必须以敢拼敢抢、攻坚克难的精神死死抓住机遇。从去年起,红河州不断向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推介、汇报、争取,经过不懈努力,最近,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最终选定红河州的《哈尼古歌》为惟一驻场演出节目。这次《哈尼古歌》入选米兰世博会,是省、州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争取的结果,也是世博会组委会作出的慎重选择,充分证明了哈尼文化的魅力所在。
伍皓说,《哈尼古歌》成功入选米兰世博会驻场演出,将在这个世界最高水平的博览盛会上向来自各国的贵宾和游客展示哈尼梯田的恢弘气势、南方稻作文化的最高典范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彰显哈尼文化悠远质朴的独特魅力。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籁之音,将响彻米兰、传遍世界;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景观,将扮靓云南、扮靓中国。红河各族儿女对哈尼梯田的共同耕耘,是云南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最生动的写照;哈尼梯田原生态农耕文明所展现的人文精神,是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无声誓言;哈尼梯田在米兰世博会的精彩亮相,也必将为云南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16家国家级驻滇媒体、10家省级媒体、4家州级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1046春天工程系列报道——哈尼多声部
“音乐史诗”的失落与传承
吴志明介绍这些自制乐器都可在多声部歌唱时用
吴志明说,现在只剩他们在学习哈尼多声部民歌了
红河县文化馆民族文化传习馆内,歌声高亢,弦乐动听,原来这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会会员、云南哈尼族学会会员、红河县民族文化馆传习馆创办人吴志明正在指导弟子们排练哈尼多声部民歌。排练间隙,吴志明面带担忧地说:“民间部分40岁以上的哈尼人还能哼两句,年轻人已没几个会了。我再不教几个徒弟,多声部就失传了。”
30年以前 山间处处歌飞扬
吴志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之前,他的家乡石头寨乡迷虾香村的文化氛围还很浓厚,人人能歌善舞。每逢传统节日和农闲,人们就在寨边的林中、路边、村头跳“乐作舞”、唱山歌、对情歌;每年的春耕、秋收时节,那飘扬在田野上空的民歌和欢笑声给本来空寂的小山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其中,千百年来在民间唱和的哈尼多声部民歌是重要的一部分。吴志明介绍,那时,阿扎河乡普春村10多岁以上的姑娘、小伙及中老年人都能唱和,常见对面两山坡站着许多人对歌。那声音气势磅礴,高低和声优美绝伦,“谁不会唱,就会成村里的边缘人。”
民族智慧 进入“非遗”名录
吴志明于1986年调研了哈尼多声部之后,消息传出,国内外学者纷至沓来。
学者们经过收集整理并加以研究后发现,哈尼族多声部发源于该县阿扎河乡普春村,主要流传于阿扎河乡东部,以普春村为中心的几个哈尼族村落,元阳、绿春部分哈尼支系也有传承。这一形式的民间歌曲传承已有上千年,极其丰富、多变和独具特色,内容包括歌颂劳动、赞美爱情、讴歌山野田园美景。演唱方式分为乐器伴奏和用人声帮腔两种。其音乐形态和多声部组成等方面都显示出了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主要歌曲有《者博比》(哈尼语)《大山恋曲》《阿聪从然从斗当噜和》(哈尼语)《布谷鸟叫了》等多首,其中《栽秧山歌》《情歌》最有代表性;唱和时可多至8到14个声部,歌者可根据邻人声调高低而变化,随意性强;伴奏乐器都由自己制作;只能在田野里唱和。
哈尼多声部歌曲凝聚着哈尼人的音乐智慧和才能,展现出哈尼族独特的演唱天赋,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鉴于此,学者们纷纷建议长期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在多部门努力下,2006年,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断层 能唱和者多为40岁以上
如今,民间能唱和者多在40岁以上。
“民间部分40岁以上的哈尼人还能哼两句,青年人已没几个会了。”吴志明介绍,如果有意组织,发些务工费,还能组织一些人到田野里演唱。但由于农事、务工繁忙,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不到,主流文化的冲击等原因,导致无人再愿意用心学唱。
而眼下,县域内有哈尼多声部州级传承人8位,省级传承人4位,国家级传承人2位。他们分别领取相应的资金补助,但没几个人吸收弟子去专门传承哈尼多声部民歌。
眼见哈尼多声部的传承出现断层,吴志明先后进行了录像,县文化馆复制后加以保存。“但至今我没听说过有配套资金,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成套保护措施。”
资金匮乏 传习馆艰难支撑
于是,吴志明于1995年决定自办“山地民族艺术团”。他跑遍全县14个乡镇的边远山寨,从初中生的乐感、悟性方面严格选拔艺术苗子。
后来,由于种种阻力,艺术团解散。他又于2004年创建了文化传习馆。由于县、州的领导很重视,传习馆得以挂靠在县文体局。他带领全馆人员刻苦训练,并代表红河县在全国各地参加比赛,曾在中国民歌邀请赛、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茶奖”等大型比赛活动中拿过很多奖,还曾出国表演。
“取得荣誉后,政府会三五千元到一两万元地奖励。我用这些钱和我的工资以及贷款给学员们发生活费。”吴志明说,但后来文化传习馆面临着收入窘境。除了日常开支,学员的奖金,他还要出钱制作三弦、四弦、二胡等乐器,到处都要花钱。
后来,由于外出打工挣钱多,学员们没人愿意再过这样的清苦生活。到了去年,“人全部走光,只剩下了一个炊事员。”眼下又招了两名青年,其余都是之前的优秀弟子,已成为文化馆的在编职工。
如此困境下,吴志明仍下定决心把哈尼多声部民歌传承下去。自己正和朋友准备以创建哈尼文化保护合作社的方式,租种水田,以田养文,再吸收一些弟子,把哈尼多声部传承下去。
他同时呼吁有关部门补贴些资金:“因为一个地区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要有新鲜的力量。让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为世界所了解,从哈尼族的智慧中汲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