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文化
锡器文化
瞻岐·鑞器
发布时间:2015-09-21点击数:4180
【瞻岐·鑞器】打磨的是岁月,雕刻的是生活瞻岐小镇,至今存在着一些老铺子,有一批老手工匠人。慕名前往,令我很多感怀。我不是匠人,但我或许有颗匠心。每一件手工制品,都独具表情,都赋予情怀甚至灵魂,不会千篇一律,不会有大机器时代的冰冷痕迹。重要的是,它包含着一种生活态度:不被潮流裹挟,守望一片净土,为着一个执着而朴素的理想慢慢而来,沉着而去……
在瞻岐,很多八九十岁的婆婆都有一件宝贝———个小小的镴器染发台,这是她们好几十年前陪嫁的嫁妆,和酱油碟子差不多大,椭圆形,银色质地上的精致花纹,经过岁月的打磨看起来温润而沉稳。
鑞(là)器,也许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比较陌生。鑞的主要成份是锡,打鑞是一种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多用于制作生活日用品、传统嫁妆、仪仗道具及佛事法器等,不过,现在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做鑞器的手艺人被称为“打鑞师傅”。老底子宁波很多人嫁女儿前,都会找一位手艺高超的打鑞师傅,打制一套漂亮的鑞器来做嫁妆。这既是老宁波的传统习俗,也是做父母的对子女的一番心意。在瞻岐合一村,便有一位叫李慈君的打鑞师傅。
李师傅已经从事鑞器制作30余年,精湛的手艺传承自他的爷爷。他曾为天童寺、阿育王寺修补鑞器,也经常受到邀请去各地表演鑞器制作和雕花艺术,使人叹为观止。这些崭新银亮的鑞器便是出自李师傅之手。每一件李师傅亲手制作的鑞器底部,都会精心印上“李慈君印”四个字。印上的不仅是他的名字,更是他倾注几十年的心血和自豪。
这些满身岁月印记的,都是李师傅四处收集的旧鑞器。鑞艺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多年前,已熟练掌握炼锡技术,最晚至商代,已经有了鑞制器物。先秦时期,鑞业是由专门机构经营的,民间并无打鑞器这门行当。直到宋代,鑞器逐渐在民间普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时,打鑞器才成为一门重要的民间手工艺。
准备材料。两块大小一样的方形青石板,石板之间放上一根小麻绳。鑞板的厚度便取决于麻绳的粗细。
熔锡、浇板。用钢锅在火炉上熔化锡块,将锡液倒入石板之间,一块银亮的鑞板就制成了。
剪裁、打样。根据模板裁剪出鑞器的其中一面,并敲打出需要的凹凸和弧度。
焊接、打磨。把剪裁出来的鑞器每一个面都焊接好,打磨至光滑。
雕花、抛光。用刻刀刻上漂亮的花纹,并将鑞器擦亮。刻刀在李师傅的手中犹如画家的画笔,刀随心走,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就此呈现,与镴器融为一体,这也是瞻岐传统手工艺品的魅力所在。
李师傅一直认为,鑞器不是冷冰冰放在陈列柜里的展品,必须有一点故事或者日常生活的温度,才容易被人接受。所以,他努力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瞻岐民俗的载体,这样,就算人们不会常常用到,至少也能够通过它们了解祖辈父辈们当年的生活。
打鑞,这门手艺,就像传家宝一样代代相传。打鑞,不止是敲敲打打,火苗四溅,那是几代人的情愫与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