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工艺与健康生活”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发布时间:2014-04-11点击数:2851
“锡工艺与健康生活”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锡工艺品:为个旧文化“形象代言”
4月11日,由云南省社科院锡文化研究所主办、个旧市锡工艺美术厂承办的“锡工艺与健康生活”研讨会在昆明召开。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省社科院等科研院校的相关专家和省文产办、省社科院领导,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明志,副市长王英,以及中央、省、州、市媒体记者和家装、旅游等行业嘉宾参会。
研讨会上,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锡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嘉荣,昆明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姜润生,云南大学文产学院教授林艺,云南艺术学院教授李异文等专家分别就锡工艺品走向世界的新途径、锡工艺产业发展前景、工艺装饰美学与设计等课题作主题演讲。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个旧的“锡匠”们在锡工艺上大胆创新,在原创锡合金基础上革新了技术工艺流程,研发了锡装饰工艺、锡精制楼梯等新型锡工艺制品,为个旧锡产业深加工转型、高附加值产品拓展了极大的市场空间。专家们建议,个旧锡工艺品要走向世界,须注重工艺美学及设计,将其与更为广泛的文化元素结合起来,衍生出更多的产品或行业,并增加其文化附加值,走一条锡工艺品与文化“形象代言”产品链接开发的创新之路,创造文化经济效益。
在“锡工艺与健康生活”研讨会上,专家们结合各自学科领域,阐述了锡工艺发展与健康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用健康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推动锡工艺发展。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锡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嘉荣:锡工艺品应尝试打造成为锡都的文化符号和“形象代言”,同时实现文化价值和商品价值的突破,着力发展相关衍生产品,形成产业链。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姜润生:锡具有抑菌、净化、保鲜效用,也是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能够增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锡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因此,人们称锡为“绿色金属”。
云南大学文产学院教授林艺:世界锡工艺品的市场格局至今仍未发生大的变化,马来西亚的锡工艺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锡工艺品应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某一天人们吃饭用的是锡制的筷子,那锡工艺品就与我们密不可分了。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李异文:锡工艺品最终还是不能脱离“实用”二字,与此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增加其文化的附加值。唯有如此,锡制品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主任黄伟:锡制品用于人类日常生活、特别是作为盛装食物的器具古已有之,现在,锡可以被安全地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器具,当然也包括各种日用生活器具和工艺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