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酒突破方向

发布时间:2014-03-25点击数:2314

         专访云南省标准化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昆明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方志强
             七大困局 为云南白酒断症开方
              五大猜想 预测云南白酒突破方向
    行业的风云突变,让市场竞争中居于末流的云南白酒企业,也切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阵阵寒意。前路漫漫。在先后克服先天不足的制约、酿造工艺的桎梏、外来品牌的竞争以及“走出去”的局限等困难后,云南白酒企业依然坚持顶风前行。在这组关于云南白酒的系列报道临近尾声之际,不妨让我们回顾开篇时提到的那些困局,并通过对云南省标准化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昆明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方志强的专访,寻求破局之道。


诊断:缺陷明显危机四伏
症结:含着是骨头、吐了是肉
处方:无论从产品价位还是产业结构上看,云南白酒从来都不以高端为主,也不以规模扩张实现发展。因此,对主攻中低端市场的云南白酒企业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的资源再整合,也为云南白酒企业间接创造出一个难得的自我调整的机会,这其实是好事。
云南的白酒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本土白酒处于行业落后位置。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生产技术落后、体量和资金流都不足以支撑局部的区域恶斗,遑论全国。“含着是骨头,吐了是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需要调整,因为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挖掘出云南白酒的特色,摸清楚云南白酒真正的风格是什么。作为白酒消费大省,云南对外来品牌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当外来品牌纷纷前来抢占市场之际,凭借什么在强手如林的“比试”中占据一席之地,才是真正检验云南白酒能否经受考验的时候。

    破解七大困局
    诊断:难以从中端市场“分一杯羹”
    症结:小富即安、先天不足
    处方: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在消费者放弃对“名酒”的狂热追逐后,质量好、典型性强、价格适中的产品必然会受到热捧,这与“只喝对的不喝贵的”这一消费观念相符。云南白酒企业最需要担心的就是被“小富即安”的意识主导。觉得暂时没有受到行业颓势的波及,暂时销量没有下跌就沾沾自喜。但实际上,云南白酒“先天不足”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生产技术就达不到制造高品质白酒的要求,这意味着主动退出了高端酒市场竞争。如果技术含量不过硬,却又不思进取,云南白酒企业就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当下“,练好内功”才是云南白酒在中端市场站稳脚跟最可取的做法。一方面,在资金之外,努力整合其他可利用的资源,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扶持,这就要求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指导意见,同时这种指导政策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诊断:销售渠道单一狭窄
    症结:过度依赖餐饮业
    处方:云南白酒企业向来都愿意把餐饮业作为重中之重的渠道来进行开发和维护。对餐饮行业过度依赖的结果,是抑制“三公消费”导致政务、商务宴请数量骤减后,白酒企业因缺乏应对措施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餐饮行业之外,过去云南白酒在省内的销售渠道开拓,更多是依赖“地头蛇”式的竞争力,即物流、人脉以及本土文化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失去惯有的销售渠道并不代表“末日来临”。越是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就越是要鼓励云南白酒企业积极尝试转型,甚至是主动放弃低端市场,逆势而上。通过产品质量水平、价格和产能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利润的提升,再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推广手段,由此拓宽销售渠道。

    诊断:“走出去”底气不足
    症结:盲目“高举高打”
    处方:从销售渠道的地域性来看,目前云南白酒的主要销售市场还是集中在本省,因而主要销售渠道也相应地局限于云南省内,极少涉足外省市场。由于尚未形成气候和规模,大多数企业暂时没有开拓国外销售渠道的打算,但少数综合实力突出的企业,已经开始试水国内市场,积极拓展销售版图。“走出去”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毕竟任何利于推广的营销策略,都必须建立在产品实力的基础上。由于云南白酒竞争力相对较弱,综合影响力有限,因此,在“走出去”之后,与国内其他优秀品牌“短兵相接”之时,无疑会暴露出实力上的缺陷。这种“从零开始”打拼市场的成功率有多高?目前来说是难以估计的。最理想的做法,是选择口感和酿造工艺比较具有本土特色和代表性的产品先行“试水”,“高举高打”的推广策略并不适合云南白酒企业。

    诊断:各自为政“抱团”乏力
    症结:主观意识太强,责任意识不够
    处方:云南本土白酒企业远未形成一种共赢的意识。从行业层面上讲,云南白酒企业缺乏大局观;而细化到企业身上,呈现出主观意识太强,责任感不够的局面。大多情况下,云南白酒企业都处于单打独斗中,为了生存和发展各自为政,激烈竞争。在面对分歧和行业前景时,更多选择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这方面,川酒和黔酒的“抱团”发展
值得我们借鉴。比如宜宾和泸州当地的酒类行业协会,每一届的执行会长都从实际出发,为维护本土酒企品牌和行业整体利益提出建设性意见,而这些意见对于个体和群体的成长发展都极具价值。反观云南,很多白酒企业还是对“唇亡齿寒”的危机意识理解不深,对企业和行业的关联没有深刻地认识。其实云烟和云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例子。不要惧怕同行之间的良性竞争,彼此防备更是没必要。

    诊断:小曲清香型“雷声大雨点小”
    症结:观念正确,深度不够
    处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相对简单,使得产品陷入了品种单一、产值低、同质化的困境中。而特征不明显和推广乏力,进一步削弱了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对此,云南省相关部门也在加紧修订《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地方标准,以此指导企业规范生产,充分凸显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风格。此前,云南省曾于 2001 年起草地方标准 DB53/T092《云南小曲白酒》,并于 2008 年修订为 DB53/T92《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修订标准在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旨在提升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在国内的知名度,对云南白酒行业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将小曲清香型作为云南白酒的旗帜性产品,光靠喊口号是不能产生任何实际效果的。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云南酒企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对全省的白酒产业进行整合,促使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产能产值,形成以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为龙头,带动云南白酒行业整体发展的格局

    诊断:“民酒”难成“名酒”
    症结:没历史,成长慢
    处方:在各类名酒的评比中,云南白酒自始至终没有沾过边,这肯定是一种遗憾。但同时,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跟云南白酒的成长轨迹以及历史原因有着密切关联。业内公认的一种说法是,“好品牌都是消费者喝出来的”。由此不难看出,品牌影响力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而是依靠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口碑,在消费者的观念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消费观念能够促成稳定的消费习惯,这就是“名酒”形成的内因。当行业危机来临时,在消费者群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的企业,往往也能够躲过一劫。比如受到山西“假酒案”牵连,与案件毫无关联的汾酒从当年行业排头位置应声跌落至第九位,但依然能凭借在消费者中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重现辉煌。此次的茅台也是如此,抑制“三公消费”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销量和利润下滑,但国人对茅台是“名酒”的认可并不会因此改变。这就说明,品牌效应是酒企最重要的一张名片。
    关于云南白酒未来的五大猜想
    在全国白酒行业进入蛰伏期后,云南白酒又将面临怎样的新格局?  我们特邀云南省标准化协会酒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昆明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方志强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作出点评。
    猜想一:携手电商开拓铺货渠道
    面对行业危机,全国的白酒企业都在积极作出应对措施,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上市公司酒企,先后放开经销权,并放开对电子商务网站的供货渠道。目前看来,白酒企业想要自救,铺渠道的确是当下更需要注重的问题。对于云南的白酒企业
来说,采取与电商合作的模式拓展销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这毕竟不是主流消费者群体习惯选择白酒产品的购物渠道,其中蕴含的风险要充分考虑。
    猜想二:偶然性出口销售常态化
作为白酒生产不发达地区,云南白酒的出口贸易量在过去是微乎其微的。但根据行业协会近期对东南亚市场考察的结果显示,云南白酒在这些区域的影响力正持续扩大。毕竟,云南与老挝、缅甸、越南等国接壤,同这些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相似的生活习惯。随着当地华人群体的不断增加,以边贸形式或民间自由贸易形式流通的白酒总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极大提升了云南白酒从偶然性出口转变为常态化销售的可能性。
    猜想三:出现大宗并购或收购
    尽管在这一轮席卷全国的行业危机中,主攻中低端市场的云南白酒企业受影响并非最重。但全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价格变化,将会导致未来三年内,云南部分小企业难以继续存活于市场。从云南白酒企业总数下降的情况来看,这种趋势目前已经开始出现。新创一个全国知名品牌的情况在短时间内并不现实,根据消费者饮酒习惯打造的区域性品牌会占据未来白酒市场的主流。因此,综合实力较强的酒企通过并 购或收购实现资源再整合的可能性极大。
    猜想四:小瓶酒时代来临
    小瓶酒巨大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事实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白酒企业就已经着手开展小瓶酒的推广,并获得市场肯定。近年来,小瓶酒在白酒及保健酒市场越来越火,其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收入人群,这与云南本土小瓶酒的消费市场高度吻合。但从云南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和饮用酒消费模式上看,小瓶酒尚未跻身主流,说云南即将迎来小瓶酒时代为时尚早。梵玥瑜伽朴恬会馆 在灵动中放飞心灵在全民注重养生的背景下,保健酒受到市场追捧是情理中事。鉴于许多药用功效酒配料比较复杂,即便质量合格,也不宜多饮或乱饮,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事实上,云南生产销售保健酒的企业也曾经呼吁尽快出台行业标准,以肃清保健酒市场“胡乱配制、标识缺失”的现象。但市场上的保健酒品类众多,无法逐一细化制定标准,并且在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尚未制定出的情况下,地方性保健酒标准近期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猜想五:保健酒行业标准出台
    梵玥瑜伽是成立于 2003 年的专业瑜伽教练培训基地,自 2004 年起开设了哈他瑜伽教练认证培训课程,吸收艾扬格瑜伽的精华,结合当代医学的科学理疗方法,有选择性地加入现代瑜伽元素,是集专业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瑜伽馆。朴恬会馆是梵玥瑜伽发展中的连锁会馆,除了瑜伽教练专业课程培训外,还推出了一系列精品会员课程及拉丁舞、肚皮舞等舞蹈课程作为调剂,综合提升会员们的生活品位与精神境界。
梵玥瑜伽朴恬会馆位于穿金路云南映象,占地共 300平米,分为不同种类的功能区、瑜伽大教室、私教室等区域,视野明亮开阔,放眼望去便是一面不大不小的人工湖,加上昆明特有的蓝天白云,与这般优美景致一同放松身心,你拥有的不仅是一次瑜伽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净化体验。目前,梵玥瑜伽朴恬会馆在3月 20 日开始正式启动云南各大高校瑜伽体验互动日活动,云南财经大学的首站活动已圆满完成,赶快关注起来走一场生动的心灵瑜伽之旅吧!

[上一篇]:国家卫生城市
返 回[下一篇]:不到梯田非“好汉”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