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领导干部子女结婚请帖变告知书
发布时间:2014-02-26点击数:2716
云南红河领导干部子女结婚请帖变告知书 不再请客
红河婚宴吹新风:领导干部子女结婚,本单位同事不再收到婚宴请柬
请柬变成告知书 没了“恭请光临”
红色告知书
2月26日上午,出外办事的红河州公安局工作人员杨文宏接到办公室同事电话:有人送来了一包喜糖和一张告知书。杨文宏回来一看,原来是在另一个单位的老朋友送来儿子的喜帖――半页红色A4纸打印的告知书:“我儿定于2月28日举行婚礼,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全家的支持、关心和帮助,现敬备喜糖一份,同喜同贺。方×× 李× 敬上”。
据了解,春节过后,红河州许多公务员在同事子女结婚时收到的不再是请柬,而是一张这样的红色告知书,这让很多为赶婚宴头疼的人觉得,结婚不请客不送礼,这样的方式真是简便又喜庆。
不请客只告知
杨文宏告诉记者,“现在领导干部子女结婚,都不再请客了,也不送请柬,只是送一份相当于告知书的红纸。这样的方式,简单、实用。”
晚报记者看到,告知书上没有结婚人的姓名,没有结婚宴会的地点,没有婚宴的具体时间,也没有了以往请柬上必须的“恭请全福光临”这样的语句,就变成了单纯的一张向朋友告知的喜条。
记者从多个单位处得知,今年以来,不仅接到的请柬大幅减少,而且一般的同事结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子女结婚,本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不再会收到参加婚宴的请柬了。特别要好的同事或者多年的老朋友,收到的也就是一张告知书和一小包送到办公室里的包装精美的喜糖。
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说:以前一年会收到好几张婚礼的请柬,虽然在同一单位,但说实在话,联系并不多,弄得是否参加婚宴很为难。如果是领导干部子女结婚的请柬,那还是必须得参加的,虽然并不认识结婚的两人是谁。
婚宴规模相应缩水
记者从中共红河州纪委宣教办了解到,2月18日,州纪委和州监察局印发了《红河州规范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办法》,里面除有不准大操大办,不准借机敛财,要提前报告时间、地点、宴请规模等具体事项外,有规定了领导干部不准借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等名目宴请亲戚以外的人员。这些极具可操作性的规定,都得到了各级的遵守。
记者还了解到,在该办法印发之前,红河州纪委和监察局就多次组织了暗访组分赴各地,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领导干部“十不准”的各种行为进行了明察暗访,这些都对豪华婚宴等产生了作用。不过,子女结婚毕竟是一件喜事,对于多年的老朋友来说,不告知一声也不符合传统礼仪,为此,有人发明了书面告知和发喜糖一事,这让很多人觉得既合乎礼仪,也简单和喜庆,于是不断有人效仿。
记者也从蒙自、开远等地以前以承办婚宴为主的饭店了解到,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承办量没有多少变化,但婚宴规模却是大幅缩水,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子女结婚的规模。开远一家饭店经理告诉记者,以前会有领导干部打电话或者亲自来订子女的婚宴,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子女自己来订,规模比以前可是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