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文化在个旧文化产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来源:个旧市政协发布时间:2014-02-21点击数:2894

    “锡文化”在个旧文化产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配性要素;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生产力可以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质的提升,提高文化产业的比重正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在个旧这样的冶金工业城市,怎样开发利用悠久的锡文化,开拓发掘源远流长的工业文明,构建有个性且特点鲜活的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个旧城市经济的样式与文化积淀
    个旧是世界著名的锡都,是一座有两千多年锡矿开采历史的冶金工业城市。世界锡业看中国,中国锡业看个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个旧锡工业的崛起及其由此产生的文化积淀,就是一部中国锡业发展的历史。个旧因锡而生,因锡而兴,锡业的产生和发展铸造了锡工业文明,同时,更是这种以锡业生产为内涵的文化特质,构建出独具特色的锡文化,并使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经过两千多年的演进,现已形成了有别于农耕文化而又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取向。
    准确地讲,锡文化是锡工业文明的结晶,它是随着大锡生产产生出来的文化现象,应属于都市文化范畴。经过这些年专家学者的发掘、研究和探讨,初步将锡文化表述为“个旧锡文化是一种以锡生产为载体,产生、发掘出来的文化现象,是以锡采选冶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锡工业文明、生存环境、人文精神、生活方式为内容的文化复合体”。
    据史书记载,个旧矿业至清中叶,特别是嘉庆以后,由于清政府赔款需要大量银子,矿山开采规模日益扩大,全国十数省私商争赴个旧采锡、铅、银,形成大规模移民潮,在冲子坡、新山龙树脚一带炉火熊熊,到处开硐,四处筑炉。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后,高额的采矿利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拓荒人,以法国经济渗透带来的外来文化,本国的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经济文化互相促进,互为发展。一时间几十家炉房到处冒烟,十六个会馆云集各路雄才。个碧临屏铁路的修建,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和琳琅满目的洋货,说着各种方言的南商北客充驰于市井,大小老板、掮客、砂丁,一时间均在这块红土地上冒了出来。拓荒者、投机商同时产生,十多万淘金者撑起了个旧锡矿的繁荣,代表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家将资金投向个旧,开启了锡务公司,锡业生产的鼎盛时期,出口量达到1.1万吨,雄居云南出口商品的首位。解放后,共产党领导的锡都个旧,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地的变化,“一五”期间156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给个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中央企业为龙头、地方国营企业为龙身的工业格局带来了个旧新的经济繁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达,一代一代的拓荒者,不仅造就了个旧锡业生产的辉煌,还创造了集外来文化、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锡文化,这种历史文化的积淀,十分厚重、十分丰富,有着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十分夸张外露的典型外表,正等待着我们去认真发掘、整理、开发利用。
    二、“锡文化”是个旧城市的灵魂
    纵观个旧发展的历史,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至发展到今天具有中等城市规模的中国著名的锡都。这都是因为有锡,有对锡的生产开发和利用。因为一代一代的个旧人,在传承着董辅国、赵老祖公等拓荒者留下的创业精神和文化遗产,他们在锡业生产的过程中传承和发展了拓荒者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后辈们图强不息,敢为人先。“锡文化”已经融入了个旧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生生不息,勇往直前、务实进取的奋斗精神,并经过锤炼升华,形成了“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真抓实干”的锡都精神。“锡”对个旧人来说不仅是生命,个旧人的血液里流倘着的是“锡”的灵魂。
    没有文化历史的城市是泡沫城市。个旧“锡”文化源远流长,《汉书》确切记载“贲古”北采山出锡,开采历史可以上塑到两千多年前,而自东汉开始,元明时期的记载一直不断,清代以后,锡文化的轮廓更十分清晰,内容相当丰富,如果对整个滇南乃至省会昆明进行考察,不难看出以个旧为中心的锡工业带动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历史乃至建筑、文化的大发展。建水团山——锡矿上驮回的村庄,临安古城——建筑在铜锡诸矿基础上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石屏、通海、昆明、蒙自等城市的兴盛都与个旧锡矿有着直接的联系。近代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与个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富可敌国的弥勒富商王炽靠锡矿起家,尹壮图靠“乾隆赐矿”提供的资金开办学堂,巴金为个旧洋洋洒洒数十万字写下了《个旧的春天》、《砂丁》等小说和散文都是对锡文化的彰显。
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十六家会馆记载着厚重的文化。第一次产业工人起义,第一条民营铁路的诞生写下了个旧这座工业城市的光荣革命历史;云南省第一家自来水厂,为云南城市集中供水开了先例,锡行街的锡工业品为个旧锡业深加工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云锡为主的科研和技术的发展(电热螺丝结晶机,离心选矿机等)创新了大锡生产的工艺,创造了四九、五九锡的神话,稳居世界锡业的顶尖宝座,再加上沉埋溶炼技术的引进消化,奥斯麦特炉取代了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反射炉,使个旧锡生产更是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伴随着锡的生产过程,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追求,文化取向 有了明显的样式,形成了个旧城市的灵魂。
    三、创新发展“锡文化”,实现个旧生产力质的提升
    经济的发展为个旧的文化艺术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市场,在我们这样边远的西部边疆小城,解放前就有了兴盛的外来文化,洋行、酒楼、戏园子、国粹京剧在个旧扎下了根,至今还有一大批戏迷票友,走厂调、挂妻调那幽怨的唱腔不仅反映着砂丁的苦难和拓荒者的无奈,更显现出彝族、哈尼族文化和个旧锡文化的碰撞,创造了今天个旧特有的地域文化样式。“两个名字”成了文化城市的名片,法国式建筑风格的车站,钟楼、更是溶入了一种异国情调。锡工业品载着锡都文化印记,传遍五湖四海,再加上温暖、湿润、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一种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形象树立起来,使个旧这座城市显得更加开放,更加敞开胸怀,接纳所有的外来客、淘金人和拓荒者。时至今日,这种开放的城市风范仍被世人所称道。
    城市文化的发展,对锡的生产,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个旧在2004年,工业产值突破了百亿元大关,GDP达到了42亿元,财税总收入实现6.8亿元,个旧经济驶入了快车道,这就是个旧人发扬锡都精神,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锡都人办好城运会,当好东道主,以文化促经济、促发展等人文精神的特质化体现,它极大地鼓舞了个旧人的士气,在州府回迁蒙自的低调中,弹奏出一曲平稳而又刚强的命运交响曲。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文化产业的事,共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计。我觉得,个旧的文化要搞清楚以什么为核心,搭建什么样的发展平台,怎样实现除大锡以外的产业项目的构筑,以实现个旧市生产力质的提升的问题。针对这些有实际意义和较高价值的问题进行研探,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形成气候,才能打下坚实基础,才能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寻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内容翔实,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人民喜爱的产业群。
    个旧市文化产业平台的构筑,应当立足于个旧的都市文化和工业文明,而它的核心则是“锡文化”,要抓住这个纲来打造工业旅游、锡工艺品生产、歌舞、戏剧、文学、文艺、影视作品创作等多个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在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具有个旧典型特征的“工业旅游”和“锡工艺品”来作好这篇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文章。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社会事业的发展,一个城市只有突出自己的亮点,展示自己的特色,打造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这样的产业才有生命力。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如果人云亦云,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跑,邯郸学步,亦步亦趋,那是搞不出特色的,因而也是很难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必须确立“锡文化”的核心地位,依托“锡文化”来兴市立市。
  
[上一篇]:云南红河领导干部子女结婚请帖变告知书
返 回[下一篇]:青铜器修复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