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博物馆

来源:红河日报发布时间:2013-12-15点击数:3664

             流动的优秀文化视觉盛宴
                 ——红河州博物馆横向合作办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纪实
    在北京展出的哈尼梯田展吸引了众多观众
    11月21日至明年1月3日,由红河州博物馆承办的“雕刻大山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记录云南区之哈尼族”展览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展出。这是一台展示红河州优秀民族文化的视觉盛宴。
   《北京晨报》、网易等多家媒体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赞誉,开展当天,在北京的众多关注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名流观看了展览。在北京工作多年的红河籍人士王庆荣,闻讯赶来参观了展览后高兴地说:“在北京能看到家乡的优秀民族文化,很亲切。展出的照片很震撼。从展览可以看出这几年家乡的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大。家乡变美了,变富裕了。”
    其实,此次展览只是红河州博物馆众多“走出去、请进来”文化交流展览中的一次,今年内,红河州博物馆就走出去办展6次,请进来办展4次。探索出了横向联合,合作办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博物馆发展新路子。推动红河优秀民族文化走出云南,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走出去: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围绕中心,推介红河特色文化
    据红河州博物馆馆长李克山介绍,红河州博物馆是全国第一批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几年来,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红河州博物馆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馆际交流,以新颖独特的内容和展示方式服务公众,既丰富了展览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又增进了馆际友谊,扩大了合作领域,提升了红河州博物馆和红河州的知名度,更好地发挥了博物馆文化平台的作用,使红河州博物馆从“馆舍天地”开始走向了“大千世界”。
    早在2006年12月,红河州博物馆就加入了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成立了“中国民族博物馆东南亚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借助合作网平台,与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国际哈尼服饰研讨会”“中法博物馆论坛”“世界人类学大会”展览,开展了《红河国际大通道研究》课题研究等高规格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馆际业务交流与合作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办展战略,加强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今年5月24日,红河州博物馆《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在苗岭明珠——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隆重展出,这是红河州博物馆首次走出省外办展,它不仅是两家博物馆之间的一台文化交流盛宴,更是两个民族自治州的优秀民族文化展示盛宴。此次展览充分展示了哈尼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是一次弘扬哈尼梯田文化、提升哈尼梯田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展览。通过展览,让贵州观众走近并认识了红河,领略了独具特色的红河文化。 
    6月28日,在庆祝哈尼梯田申遗成功之际,《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在贵阳民族文化宫隆重开展。展览受到了贵州省相关领导以及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贵州省多家媒体就此次展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连续报道,这在贵州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并不多见。展览的成功举办,为宣传哈尼梯田文化、提升红河知名度发挥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7月7日,伴随着红河民族歌舞的旋律,《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在美丽的塞北明珠——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拉开了序幕。展览以独特的视角、雄壮的画面和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让地处塞北的包头人民认识了祖国西南边陲的红河以及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领略到了哈尼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南北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接着,《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移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8月12日在中国河套博物院拉开了序幕。展览增进了红河与巴彦淖尔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让更多的内蒙古人民感受到了来自红河人民的真诚问候和良好祝愿。
    9月11日,《雕刻大山的民族——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展》在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实物结合展板和影像资料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哈尼梯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展览开展当天就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前来观展,观众们感慨:“早就听说过哈尼梯田的壮美,但遗憾的是没能亲自去梯田感受,今天在家门口就能感受梯田文化,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整个展览看完之后让我们对哈尼梯田更加向往了。”李克山还介绍说,这几天正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展出的“雕刻大山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记录云南区之哈尼族”展览,以“雕刻大山的民族”为主题,共分为3个部分,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哈尼文化记录行动”“哈尼梯田景观文化”以及“哈尼记忆”等内容,实物展则包含了头饰、服装、佩戴饰品等,另外现场还循环播放哈尼文化专题片,力图以多种途径、多个角度呈现哈尼优秀民族文化。明年1月份,州博物馆还将到浙江举办红河优秀民族文化展览。
    请进来:海纳百川,丰富展览内容,传播优秀文化,服务八方宾客
    12月3日,在州博物馆一楼的展厅内正在展出的画展,是由重庆市三峡博物馆组织的全国性的农民画展。在画展现场,记者采访了州博物馆副馆长汪力。汪力如数家珍地介绍说,今年1月18日,《草原古韵 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唐卡、文物精品展》应邀在我州博物馆隆重开展,揭开了红河州博物馆引进交流展览的序幕。当时展出的100余件珍贵文物中包括33件(套)出土文物、17块岩画以及46幅珍贵藏传佛教唐卡,它们是塞外漠北与中原地区以及中西亚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写照,真实地反映了草原古代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卓绝的艺术成就。展览为我州观众了解中华民族不同文明的灿烂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正如李克山所说:“文化既是祖先的根脉,民族的灵魂,同时也是交流的平台、沟通的桥梁,我相信,通过这次的交流与合作,一定能够让我们红河的观众,充分了解和认识我们心中不一样的草原,认识北方草原民族不一样的文化,了解北方草原民族宽广的胸怀和无际的未来,从而开阔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加深我们的友谊,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希望以后我们能够长期合作,携手并进。”
    8月15日,贵州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走进云南——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亮相我州博物馆,展览由“靛染”和“蜡染”两大部分组成,近90套做工精湛的民族服装和饰品以及银饰、蜡染、锡绣、破线绣等特色工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展示了黔东南少数民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10月11日,来自贵州的特殊画种——“贵州农民画展”在红河州博物馆隆重举行,100余幅绘画艺术品,全部出自文化部命名的“贵州农民画五大画乡”——麻江、剑河、大方、水城、黄平5县的农民作家之手。
    通过优秀文化的互展传播交流,让我州及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更为广泛、更为直接、更为深入地走进公众视野,彼此了解,互相欣赏,真正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上一篇]:云南省副省长刘慧晏会见微软高管贺乐赋
返 回[下一篇]:资源枯竭型城市个旧:寒冬之下如何转身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