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文化

锡器文化

银光之城个旧市

发布时间:2015-10-10点击数:5224

                              
  彩云南有银光城,方圆不过十里,因锡闻名于世。城中开门见山,背阳者阴山,阳山对之。初以为地理名故。其实不以为然,阴山有阴穴,阳山有阳物,乃神话传说中的一对男女。且阴山巍峨峻秀,势盖阳山,有好事者牵强附会,言语阴盛阳衰,影射城中之人。
    忽一日,阴山峰巅之上佛塔高耸凌云,气壮山湖,如幻如梦。男尊女婢之“遗老”,戏称“镇阴塔”。说也奇怪,护塔院者并非法海禅师,而是压孙悟空于五行山下的如来佛祖。
    旧时锡城,庙宇会馆(馆亦作庙,如云南会馆即云省庙)甚多,正所谓三步一庙,五步一馆。玉皇至上,城隍摄下,中有世间先师圣者文孔丘武关羽,还有本房土地神。崇尚中华民族传统,推崇个旧锡文化,人民安居乐业,承袭上千余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宗教活动复兴,宝华山上文昌宫塑立玉帝,几经沉浮,宫下建筑宝华佛寺,开启都市外来文化先河,并计划在阴山顶上兴建宝华佛寺上院。那时节,曾想上山如登天,空中建楼阁,如黄粱美梦,如今竟而成真,实在令人敬仰。
    是日,遂意邀约友人前往观瞻。
    正所谓近视眼前,行之千里。心诚有意,目空一切。踏上登峰大道,云霄天梯只等闲。林间松柏绿翠欲滴,山中松鼠欢快跳跃。不知不觉中,风铃悦耳,香烟扑鼻,梵音沁心。未入佛门,清香奇袭。钟鼓时而催人行,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伫立宝华佛寺上院广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儿时松依然,今朝佛寺藏。阴山落宝寺,胜景气更新。金湖映塔影,美丽锡都天。寺借山名,山因寺灵。山幽寺,寺镇山,整个寺院自然形成五台,其中轴线上依次为寺门牌坊、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金刚塔,整体建筑布局严谨规范,尊佛重教,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犹有一步一重天的感觉。
    苍松翠柏簇拥雄伟壮丽的寺门牌坊直插云天,若不是看到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云山供养”的牌匾,还以为南天门奔眼而来。移步云梯,庄严肃穆的寺院气氛刹时渲染而出,高深莫测的佛门意境耐人寻觅。
进入天王殿,猛然抬头,突见弥勒佛端坐中央迎面开怀大笑,一时不知其所以然。迷糊之中,惟见弥勒影映我身。游于虚与实间,雍容而大“肚”,笑口常开,乐而悠悠。
    转眼间,到达观音阁。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是中华女性美的化身。朝拜观音,眼里浮现伟大母亲的情怀,母亲给予我生命,抚育我成长,母亲的人格品德定位我无私的人生。
观音阁下放生池,济生桥上凭栏望,池中水生物形形色色,活灵活现,自由自在。我不是佛门中人,也并非俗家弟子,此处本与我无缘。但透过此景,折射出生态文明带来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景象。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在人们的搀扶下,不远处走出一位手持木杖慈眉善目的老翁,一位玉溪煤矿主,宝华佛寺上院的主要捐资者。大凡世间寺庙,善男信女布施而建,宝华道观如此,其中缘由,不尽而同。恍惚中,仿佛看到赵老祖公的身影。默默注视饱经沧桑的老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攀登大雄宝殿前的石阶,仿佛领略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步步惊心。冲破重重阻力,九九归真,到达金碧辉煌的至尊境地。无巧不成缘,正赶上寺院法事活动。佛光普照,众生云集,盛况空前。倾听梵音,六根清静;木鱼敲击,尘埃远离;香烟飘逸,空无一切。朦胧中,忽感超凡脱俗,轻飏直上极乐佛天……
    终至金刚塔。举目仰望,塔楼九层,为佛家至高境界。身临极点,如若九霄。仿佛飘浮空中,乘势拨云开雾,下瞰城池,犹如天上人间,即时醉如梦境,化佛行善济世救贫。
    佛教寺院格局大致相同,名扬天下取决于镇寺之宝及个性文化。如法门寺佛舍利,少林寺功夫。宝华佛寺上院佛塔将供奉锡佛数尊,可谓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透射出锡文化的个性魅力,也是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大锡之路
返 回[下一篇]:千古苍桑话硔王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