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发布时间:2015-09-09点击数:2802

                 
   红河州是文化资源大州,以千年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以千年临安古城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为代表的近代工商文化,以过桥米线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弥勒佛城为代表的休闲康体文化等文化品牌,为红河文化软实力提升奠定了基础。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红河文化软实力的现实优势,通过了解发展现状,探寻问题症结,寻找新思路、新举措来提升红河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笔者就进一步提升红河州文化感召力、创新力、传承力、服务力、传播力、推动力、消费力、人才竞争力等软实力进行浅议。
加大对重点文化工作、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乡村大舞台”、边境文化长廊等惠民文化工程的扶持力度,在社区、乡村、企业、校园等搭建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平台,精心筹办好农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广场文化活动等文体活动,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重点扶持有代表性的龙头文化产业项目,给予倾斜扶持和文化品牌的宣传打造,支持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培育壮大一批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中小文化产业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同步落实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拓宽融资渠道,逐步扩大非国有经济投入文化的准入范围,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加强州级层面宣传和推介。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升红河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重点,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宣传红河的力度,增强红河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大力推进文化展示,按照“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办展思路,搭建展示平台,丰富展示内容,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竞争力的红河文化会展品牌。加强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建设,以“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4个核心要素,通过观念更新、规划引领、项目支撑、产品开发、品牌打造、业态创新、设施完善、市场营销、优质服务等多方面举措推动红河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创意人才及手工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熟悉市场运作和策划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工程。三是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制定本土人才发展规划,与红河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一批本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策划人才、营销人才、经纪人才,培养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强,真正懂策划、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四是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与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结合起来,引进大批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留住出类拔萃、德艺双馨的民间艺人在家乡创业兴邦,为红河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继续做好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及保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的规划建设,将民族文化生态村系统地纳入保护范围,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动态保护措施。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重点,整合文体广电、公安等部门的力量,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形成合力,抓好文化市场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工作,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为红河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有序、安全的文化市场环境。
加大文化软实力提升经费投入。文化软实力提升离不开经费的保障,红河文化软实力提升中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保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南部6县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强州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靠地方财政,很难发展壮大区域文化产业,势必影响全州文化强州战略的推进进程,州委、州政府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全州各族群众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一切有志于红河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有识之士的积极性,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平台。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资源在县、乡、村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由州级层面提出在市(县)级建设4馆2场,即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体育场、文化广场;在乡镇建设“能供图书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陈列室、排练厅、棋牌室、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服务室、培训室、办公室等业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文化站;在村级建设“能供图书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棋牌室、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业务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室;推进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的建设,扩大覆盖率。
     整合文化设施资源。加强机关、学校、企业图书馆(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场等内部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专业书店、游乐园、演艺厅、艺术馆、健身馆、展览馆等各类文化休闲设施,以弥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不足,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需求。采取文企联姻、共驻互助的形式,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物尽其用。
    建设文化资源数据库。对全州文化产业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进行文化资源普查,全面盘点红河州文化资源概况,摸清家底,评估有形无形资产,建立全面反映红河州民间文化面貌的《红河州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和《红河州文化产业项目库》。通过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包装、推介来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实现项目储备一批、推介一批、申报一批、立项一批、实施一批。
[上一篇]:个旧本土瓷器荣耀“回归”
返 回[下一篇]:千年临安古城文化旅游节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