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锡而生与锡同行

来源: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作者:个旧锡工艺品发布时间:2015-05-05点击数:2958

         为“锡”而生 与“锡”同行
         ——记省金属工艺大师、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厂长李子森

阿鲁

1989年,阿鲁发誓要做一名锡工艺“匠人”,把家乡的锡工艺技术传承和发扬光大,让锡都个旧永远散发出如银般雪亮的锡光芒。26年过去了,阿鲁实现了当初的誓言,不仅成为了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之一,其作品还连续两年(2012年至2013年)荣获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这在云南省锡行业历史上前所未有。同时,由阿鲁创办的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所持有的“晟鼎纯锡”商标于2013年被确认为云南省著名商标。阿鲁也成为省内唯一能够从开发、设计到制作所有工艺都独立完成的锡工艺师。
阿鲁是谁?他就是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厂长李子森。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阿鲁的故事。
★敢于追梦的云锡之子
阿鲁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云锡技术工人,阿鲁很小的时候,看到父亲兢兢业业地工作,他想长大后也成为一名高级技工,为国家生产出许许多多的大锡。
在阿鲁家里,摆放着一些精美的锡杯,这是阿鲁父亲辛勤劳动换回的肯定与荣誉。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云锡公司表彰优秀员工的奖励,便是一张奖状,一座锡杯。第一次见到锡杯,阿鲁就被这“明如镜、亮如银”的锡工艺品深深吸引了。“原来,锡还可以制作成这么好看的东西”阿鲁心想。从此,打小就喜欢绘画的他便有意地尝试着画一些锡杯的图案。
1986年,年仅16岁的阿鲁得知原个旧三中准备办一个工艺美术职业班时,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该班,并且顺利地被录取,师从龙如东、谢毓功、龙霖、张华等一批个旧美术名家。
1989年,刚刚成立的个旧市斑锡工艺美术厂招聘员工,阿鲁又义无反顾地选择到该厂做斑锡工艺的开发运用设计工作。在这里,阿鲁与锡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里,阿鲁认真钻研设计、制作锡工艺美术品的每一道工序。刚进厂时,阿鲁只有19岁,本应处于爱玩、爱闹年龄段的他,却把玩耍的时间都用在研究锡工艺品上。
经过17年的摸爬滚打,阿鲁将当时并不十分成熟的斑锡工艺开发成今天代表着个旧乃至云南最具文化品牌的精美锡工艺品。从此“阿鲁”以及他的作品在锡工艺品界有了“一席之地”。
从1993年至2005年,阿鲁和同事们先后为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山东省齐鲁春酒厂、山东省即墨酒厂、湖南长沙金编钟酒厂等厂家设计制作了“董酒锡酒壶”、“金编钟酒具”、“齐鲁春”等锡酒壶产品,1995年为金平灵芝酒厂设计的包装荣获香港博览会包装设计金奖,其作品也先后获得过诸多奖项。可以说,厂里所有的设计开发阿鲁都亲历亲为。
★东山再起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在阿鲁心中,始终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品牌,但离开斑锡厂,就意味着一切必须从零开始,而这条路上则布满着许多未知的荆棘和坎坷……经过深思熟虑,2006年底,敢于追梦的阿鲁毅然从斑锡厂退职出来,创建了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之所以取名“晟鼎纯锡”,阿鲁说,既要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制作锡工艺品的事业中,又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经营工厂和属于自己的品牌,实现自己从16岁开始就想为世人展示精美的、属于故乡特有的锡工艺品的梦想。
但创业路上的“拦路虎”是阿鲁未曾想到过的。在工厂没钱购进锡片碾压机之前,阿鲁和工人们制作锡工艺品,都得去其它厂里借用锡片碾压机。为了不耽误那些厂里的生产时间,阿鲁们只有在厂里工人下班之后,才去使用锡片碾压机,而为了尽量多碾一些锡片,他们基本上都是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厂里的工人们来上班才收工,不间断的超过15小时的工作时间,让阿鲁和工人们一回到家就疲惫地连饭也不吃倒下便睡。
有一天,为了赶一批来自昆明的订单,阿鲁们一直工作到凌晨4点多,而为了坚持当时办厂时立下的初衷——诚实守信,阿鲁没来得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装货、送货,在规定的交货时间内把这批货按时、按质、按量地安全送到了商家手中,赢得了商家的赞誉和信任,为“晟鼎纯锡”的品牌信誉以及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初,阿鲁把个旧锡与普洱茶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名为“大悲禅茶如意瓶”的茶筒。据阿鲁的妻子肖玲介绍,为了把普洱茶压在由16个人工焊点焊接而成的茶筒上,他们只选用当年采摘的春茶的嫩叶(不能用有茶梗的茶叶,若是使用茶梗茶叶,茶筒就会“跳壳”,不仅影响外观,还是一种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行为),为了使这个设计达到完美,阿鲁和工人们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直到压废了10万元的茶叶、3万元的锡片后,这个市价为3860元的“大悲禅茶如意瓶”才得以成功面世。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产品一上市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它以茶养茶的独特性能,使装于此茶筒里的茶味道更醇、更正,尤其在2014年的中秋、春节前后,“大悲禅茶如意瓶”就销售了1000多个,有的消费者甚至把它作为上等礼品带到欧美国家送给外国友人,让他们感受我国特有的茶文化与锡文化相融合,感受纯纯茶香。
与此同时,在2010年8月举办的云南省工艺美术第四届“工美杯”上,“大悲禅茶如意瓶”斩获金奖。自此,阿鲁用他的诚信与执着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颠覆传统锡工艺
多种元素 唯美共存
在“大悲禅茶如意瓶”用锡与茶结合的方式取得成功后,阿鲁不断地尝试创新,从9年前建厂至今,阿鲁在锡金属工艺领域内获得了13个外观专利、3个适用新型专利、3个计算机软著专利权。目前,阿鲁的工厂不仅能用传统的手工制作锡工艺品,还能利用新型技术大批量地生产、制作锡工艺品,满足不同商家对锡工艺品制作工艺的要求。
2007年至2009年期间,阿鲁采用普洱的茶、瑞丽的玉、个旧的锡制成了“锡镶茶”的茶储,获得科技奖励;2009年,作品“百茶方茶筒”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第三届“工美杯”银奖、“百锡茶鼎贮”荣获铜奖;2011年“如意茶缘”获中工美组织的“天工艺苑·百花杯”优秀奖;2012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设计的作品“百吉茶筒”,一举荣获代表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的“儒仕儒家·百花杯花杯”金奖,这也是国内锡工艺作品所得到的“百花杯”唯一一个金奖作品。而阿鲁的许多作品,颠覆了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方式,实现了在一个作品里,多种元素共存的唯美结合。
如今,面对获奖无数的荣誉,阿鲁淡然地说:“荣誉只属于过去,我的目标是打造属于个旧人自己的锡工艺品牌。”
目前,阿鲁正在尝试着用建水紫砂陶与锡相结合,制作成陶与锡完美结合的工艺品。
阿鲁说:“在不久的将来,我还要把个旧的锡与红河州13个县市具有特色的东西相结合,设计、制作出一些互融的精美工艺品,把锡制品融入于更多的元素中,使自己一生都深深热爱、眷念的锡都个旧走入更多人的心中,让大家都来参与‘山水个旧·美丽锡都’的建设,让我的家乡越来越美。”
采访将要结束时,谈到在2010年个旧遭遇百年不遇大旱时,阿鲁免费为保和乡等地村民送水等公益事业,阿鲁谦逊地说:“这是所有有能力的人都会去做的事,如果以后遇到此类情况,我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的。因为,个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上一篇]:第3届南博会暨第23届昆交会召开
返 回[下一篇]:60件文化伴手礼走云南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