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

发布时间:2014-02-07点击数:2830

        高度重视和加强资源转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个旧市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12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之一以来,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污水治理、造林绿化、垃圾处理、村庄整治等方面取得较好的进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环境逐步得到提升,人居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有待加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还有待加强,有关部门、乡镇对生态市建设的内涵认识还需深入,对建设生态市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还需加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个旧市是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工业型城市,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依然较大,大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受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惯性影响,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成效尚不明显;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私挖乱采行为屡禁不止,无视生态环境;农村乱砍滥伐、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三)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个旧市环境质量污染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加之长期粗放的矿冶生产,个旧市土壤流失、重金属面源和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工业化带来的行业性、区域性、结构性污染短时内难以根治;小冶炼、小选厂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目前仍无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企业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及冶炼烟气集中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些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未达标;个别企业偷、漏排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现象出现反弹。
   (四)农村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呈加重趋势。从农村看,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较大,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乡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基本直排,生活垃圾日产生量逐年递增,仍然存在垃圾围村现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养殖污水等处理率低,很多乡镇目前尚无垃圾处理场。从城市看,居民生态意识不强,生活垃圾没有分装处理,随意乱扔。第三产业服务业烟尘、油烟、噪声污染扰民已成为市民反映的热点,城市生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个旧市的形象和经济发展。
  (五)生态市创建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生态市建设的长效机制,生态市建设任务十分紧迫,但投入机制尚未配套,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市建设的进程。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
抓出典型案例惩奖并举,进行橱窗、讲座、电视、广播宣传,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深入人心;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生态环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环保教育,争取将环保课程纳入学校教育培训计划;结合“世界环境保护日”、“爱国卫生宣传日”等节日,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进村镇、进学校、进农家”和“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开展群众性环境保护工作,拓宽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渠道,建立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的长效机制;向广大居民群众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倡导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杜绝浪费,回收利用废弃物,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
   (二)创建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生态城市建设要以政府主导、多方投入的模式,在持续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子。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应加大力度有效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第一,严格环保准入制度,严控采矿、选矿及冶炼项目的审批和乱砍滥伐行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第二,走节能减排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第三,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第四,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第五,加强环保检查的力度,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
   (三)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将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矿山恢复、土地整理等有机结合,探索有效模式治理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能力。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原生态农业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来占领市场,加强对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价格的开发研究,培育本地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推广新科技,以资源合理开发可持续使用为基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加大对水、土地生物进行合理保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包括农户庭院经济和绿色种养基地在内的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旅游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把村庄环境整治、村落保护等与发展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乡村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开发农家乐特色村(点),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五)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
积极按照中央精神,以“美丽家园”建设为抓手,开展好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针对农村存在的环境脏、乱、差现象,向广大农民倡导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对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禽畜乱放、私搭乱建情况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好道路、居住区、公共场所、水域等区域和乡村的环境保洁以及垃圾、污水、粪便等生活废弃物的收集、清除、运输、中转、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工作,逐步扭转农村居民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建设美丽新农村。
[上一篇]:红河州全力打造国际旅游文化走廊
返 回[下一篇]:个旧市资源型城市转型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